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劇烈瘙癢、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濕疹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常見于面部、耳后、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
濕疹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濕疹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急性濕疹是由于腠理素虛,外風引動內部濕熱,致皮膚呈現斑疹水皰,糜爛流水,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急性濕疹發病于顏面及全身,可分為斑疹型、水皰型、濕潤型三大類型。針對急性濕疹三大類型,治療重點各有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急性濕疹中醫的三大分型的治療方法吧。
急性濕疹中醫的三大分型的治療方法如下:
1、斑疹型:初現潮紅赤熱,繼起粟粒丘疹,易于濕潤流水。如《外科真銓》說:“生于遍身,形如粟米,瘙癢無度,破流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煩躁口干,日輕夜甚。”
治療:以祛風為主,佐以清熱。
常用方劑:如消風散、荊防牛蒡子湯、升麻消毒飲加減、菊花散、消風導赤湯等。
外用:如皮膚發斑,赤熱灼紅,可選用千里光洗劑、徐長卿洗劑、椒柏洗劑、蛇床子洗劑、五枝洗劑、蘇礬洗劑等。
2、水皰型:皮膚呈現密集的水皰,破流脂水,為濕熱搏結所致。
治療:宜清熱為主,佐以祛風。
常用方劑:初起表熱,服荊防敗毒散。肌膚紅赤,用金銀花湯,濕疹經驗方。
外用:水皰密集,輕度濕潤,可選用黑豆餾油膏、黃連軟膏、六合丹圍藥、地榆油膏,三妙散、馬齒莧粉、加吊陳散等。
3、濕潤型:初起水皰,繼之破裂,濕爛流水,浸淫成片,非常瘙癢。
治療:宜利濕為主,佐以清熱。
常用方劑:如萆解滲濕湯加減、蛇芩湯等。
外用:濕潤糜爛,流水淋漓,宜用蒸發罨包或濕敷。可選用地榆水、蛇床子濕敷方、甘草水、清涼汁、枇杷地榆液、橄欖水、苦參濕敷法、蛇散等。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