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得白白胖胖,皮膚光滑,惹人喜愛。可是有些嬰兒滿月后臉上會出現紅斑,上面有淡黃色痂皮,嬰兒經常在大人身上轉動摩擦面部。這是由“奶癬”引起的,有人稱之為“胎毒”,是過敏性皮炎的一種類型,在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那么, 嬰兒濕疹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 的介紹一下,希望小編的下述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診斷依據:多發于出生后1-3個月的嬰兒。皮損為紅斑、丘疹、丘皰疹,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爛、滲液或黃色痂皮,境界不清,亦有干燥淺紅斑及丘疹,表面有少許糠秕樣鱗屑。自覺劇癢,患兒常搔抓、煩躁哭鬧。
診斷依據: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推薦閱讀《嬰兒濕疹問題不容忽視》
診斷依據: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于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癥狀,診斷也不困難。
診斷依據:患處皮膚特征: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常見于面部、耳后、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者并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小編所介紹的內容,希望對治療和預防嬰兒濕疹有所幫助。專家提醒,嬰兒濕疹如果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皮疹可反復遷延數年。幼時患嬰兒濕疹者將來可能出現哮喘或其他過敏性疾病。更多有關濕疹知識,請繼續關注南通華醫堂醫院網。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