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傳梅毒系母親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多發生于懷孕4個月后。因此,如果在此之前能及時治療母親的梅毒有助于保護胎兒免受感染。若胎兒出生時臍帶腫脹,有紅、白、藍等顏色改變,好似理發店的招牌柱,應疑有梅毒感染。感染以后,生后2歲內出現癥狀的稱早期胎傳梅毒。2歲以后出現癥狀的稱晚期胎傳梅毒。
胎傳梅毒的特點是早期梅毒癥狀相當于成人的二期梅毒,但缺硬下疳,較獲得梅毒者重,而晚期病變則較獲得梅毒者輕。胎傳梅毒往往影響兒童的正常發育。
1、早期胎傳梅毒:患梅毒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常消瘦,皮膚松弛,面部多皺褶,呈老人貌,體格及體重常較健康兒小而輕。嚴重者有貧血、發熱等全身癥狀。患兒易發生鼻炎,分泌帶血的黏液,鼻通道阻塞,影響哺乳。嚴重者鼻黏膜潰爛或潰瘍,破壞鼻中隔,鼻梁下陷形成鞍鼻。
早期胎傳梅毒的皮疹,常為斑疹或斑丘疹,彌漫性浸潤,被有鱗屑,好發于面、臀部、掌跖部等。在口角、口周、肛周發生的紅斑,浸潤較厚,缺乏彈性,引起皸裂、疼痛、痊愈后往往留下終生的放射狀瘢痕。病情嚴重者還可發生水皰、膿皰、高熱等。到2~3歲時,可出現早期復發性梅毒疹,以丘疹為主,或在丘疹上出現膿皰,好發于肛周、外陰或皺褶部位,相當于成年人的扁平濕疣。患兒的毛發發育不良,彌漫性稀疏或片狀脫落。常有甲溝炎,甲床炎、指趾甲變形失去光澤或脆落。
患兒常發生骨膜炎、骨骺炎、骨軟骨炎,引起四肢疼痛,因而不愿活動,稱為梅毒性假性癱瘓。患兒全身淋巴結腫大,脾腫大、肝大,部分出現神經梅毒如腦膜炎、腦積水等。
2、晚期胎傳梅毒:早期梅毒不治療,2歲后移行為晚期梅毒。患兒體質弱,發育不良。(1)、早期梅毒病變遺留下來的永久痕跡或標志,及梅毒影響發育所致的畸形:如馬鞍鼻、口周放射線狀紋,哈欽森齒,恒齒的上門齒如桶狀,前后徑較大,下緣有半月狀凹陷,排列稀疏不整齊。第一臼齒較小呈桑葚狀、佩刀狀,脛骨、額骨突凸、方顱、硬腭高聳、胸鎖關節腫厚等。(2)、梅毒的活動性病變:眼部損害表現為間質性角膜炎、脈絡膜炎、虹膜炎、視神經萎縮,其中以間質性角膜炎最常見,約60%發生于5~15歲之間,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失明。
神經系統損害以第Ⅷ、第Ⅱ腦神經損害較多,侵犯聽神經引起神經性耳聾,或無癥狀神經梅毒。
3、胎傳潛伏梅毒:出生后梅毒血清反應陽性而無臨床癥狀。
- 相關文章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