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常見于面部、耳后、四肢屈側等處,對稱分布。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那么,慢性濕疹怎么治療呢
慢性濕疹癥狀 ; 1、慢性濕疹癥狀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皮疹廣泛而對稱,皮損以紅斑、丘疹、水皰為主,境界一般不清,經各種刺激可繼發糜爛、滲液,若伴感染,可有膿性分泌物或膿痂,若治療不當,可表現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的亞急性濕疹。
2、發生在手足或關節部位的,常呈皸裂或疣狀,病情時輕時重,而在精神緊張或睡覺前癥狀明顯,瘙癢劇烈,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3、劇癢是慢性濕疹癥狀的典型表現。慢性濕疹的表現主要為皮損淡紅色浸潤性斑塊,皮膚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蘚樣變,可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
南通市華醫堂皮膚病醫院專家指出:濕疹病因比較復雜,和變態反應有密切關系,主要特征是反復發作,皮膚呈輕重不同的發炎狀態,瘙癢感比較劇烈,臨床分為3種類型:
一:急性濕疹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
二: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癥減輕后,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
三: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病情日久,患者皮膚會呈現暗淡不紅、滲液少、有淡黃色的脫屑或結痂的斑片,臉色也較蒼白,胃口不好、腹脹、排便稀軟,中醫多采用《除濕胃苓湯治療》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濕疹患者屬于“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醫建議,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蓮、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南通市華醫堂皮膚病醫院專家指出:無論身體的哪一個部位患了慢性濕疹,都會因劇烈的瘙癢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甚至影響其正常的工作、生活。所以要及時就診。
如有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健康熱線:0746-28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