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油膩,出現紅斑,覆蓋有鱗屑而得名,是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脂溢性皮炎的發病特點是頭發、皮膚多脂發亮,油膩,瘙癢,脫而復生。以青壯年多見,乳兒期亦有發生。
脂溢性皮炎的辯證論治:
根據本病的皮疹干性與濕性的臨床特點,干性者以養血潤燥為主,濕性者以清熱祛濕為主,內外治相結合。
1、風熱血燥證:
證候:多發于頭面部,為淡紅色斑片,干燥、脫屑、瘙癢,受風加重,或頭皮瘙癢,頭屑多,毛發干枯脫落;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質偏紅,舌苔薄白或黃,脈細數。
治法:祛風清熱,養血潤燥。
方藥:消風散和當歸飲子加減。
2、腸胃濕熱證:
證候:皮損為潮紅斑片,有油膩性痂屑,甚至糜爛、滲出;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滿,小便短赤,大便惡臭難聞;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除濕,清熱止癢。
方藥:參苓白術散和茵陳蒿湯加減。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