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是由紅色毛癬菌最常見,在我國還有須癬毛癬菌、斷發毛癬菌、犬小孢子菌、絮狀表皮癬菌和紫色毛癬菌等皮膚癬菌引起的除手、足、會陰和股部以外光滑皮膚上的淺部真菌感染。其病由于病菌侵入表皮后一般只寄生于角質層,所以只在局部引起輕度的炎癥反應,初起為紅丘疹或小水皰,繼之形成鱗屑,再向周圍逐漸擴展成邊界清楚的環形損害,邊緣常可見丘疹、水皰,表面一般無滲液。
中醫謂之圓癬、金錢癬和筆管癬等類似本病范疇。如《諸病源候論》:“圓癬之狀,作圓文隱起,四畔赤,亦癢痛是也,其里亦生蟲”。又如癬候記載:“癬病之狀,皮肉隱胗如錢文,漸漸增長,或圓或斜,癢痛有匡郭,如里生蟲,搔之有汁”。中醫認為體癬為風濕邪氣,客于腠理,或因接觸不潔之物而發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體癬的四大常見癥狀吧。
體癬的四大常見癥狀:
1、體癬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男性多見。夏季病發或加重,冬季減輕或消退。
2、體癬一般好發于面、頸、腰腹、臀及四肢等處。邊緣多呈花邊形、紅色,在溫暖、溫潤的氣候下易發病。
3、體癬的癥狀因致病真菌不同及個體差異,皮損表現也有差異。如由親人性紅色毛癬菌引起的皮損常呈大片形,數目較少;親動物性犬及石膏樣小孢子菌引起的皮損炎癥較明顯,常以水皰為主,損害較少,但數目較多。
4、自覺瘙癢,病久者常常因搔抓可引起局部濕疹樣改變或繼發細菌感染。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