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濕疹的幾種常見類型
1、脂溢型,多見于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的皮膚表現是潮紅的,被覆黃色的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以后,頦下、后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對于患兒造成的傷害還是比較嚴重的。患兒一般在6個月后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滲出型,多見于3~6月身形表現比較肥胖的嬰兒。先出現于頭面部。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出現小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間還會出現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浮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因抓癢常見出血,有黃棕色軟痂皮。剝去痂皮后露出鮮紅色濕爛面,呈顆粒狀,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時治療,可向軀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繼發感染。
3、干燥型,多見于6個月~1歲的小兒,往往因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以上三種類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嬰兒的濕疹俗稱“奶癬”,多發于嬰幼兒,常因瘙癢而使嬰兒哭鬧不休。其實奶癬并不是癬,它即可以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濕疹,也可以是異位性皮炎的早期表現。是一種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濕疹會有劇癢的感覺,因此各位不能忽視了治療。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