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一種常見皮膚病,皮膚出現脫皮、剝落、變厚、變色,及碰觸時會發癢等現象。包括常見的夏季皮炎、隱翅蟲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藥物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
1、皮炎多發于盛夏酷暑季節,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部、手臂、手背等。多在曬后數小時內出現,初為受曬皮膚紅腫、嚴重時可 發生水疤,甚至大疤。患部灼熱疼痛或微癢,一般1—2天后漸愈,有脫屑或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有全身不適,發熱、惡心,心悸等全身疥狀,約1周左右才能恢復。
2、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質類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干燥脫屑、萎縮、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痤瘡、色素沉著異常、酒渣鼻樣皮炎、口周皮炎、光過敏、多毛、不易辯認的癬,魚鱗病樣變化等繼發癥狀等。
3、應用上述激素藥物后,原發病病情雖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藥,1—2日內,用藥部位皮膚發生顯著紅斑、丘疹、皸裂、脫屑、小膿瘡、瘙癢和觸痛等癥狀。當再用該藥,上述癥狀和體征會很快減退,如再停用,皮炎癥狀又迅速再次發作,而且逐漸加重,對激素的依賴性較為明顯,尤其以面部、外陰部多見。
4、局部有明顯自覺瘙癢或灼熱感。
5、皮疹好發于頸部、四肢伸側及腰氐部、國窩、外陰。
6、自覺劇癢,病程慢性,可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
7、常先有局部瘙癢,經反復搔抓摩擦后,局部出現粟粒狀綠豆大小的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淡紅或淡褐色,稍有光澤,以后皮疹數量增多且融合成片,成為典型的苔蘚樣皮損,皮損大小形態不一,四周可有少量散在的扁平丘疹。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