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指的是足底與趾間皮膚的真菌感染。與體癬一樣足癬呈全球性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發病率較高,城市高于農村,在一些須長時間穿不透氣膠鞋的職業如環衛工人、軍人中發病率高達80%以上。此外,足癬的高發病率還與足部的解剖特點有關,足部汗腺豐富、無皮脂腺使皮膚表面呈偏堿性都有利于真菌的生長,而足底部那厚厚的角質層也為真菌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此外,一些真菌在皮屑內可形成被稱為關節胞子的特殊結構,這些胞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并具傳染致病能力。足癬較手癬更為常見,本病有傳染傾向,其發生與密切接觸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拭腳布等有很大關系。由于足癬會造成足部癢、起水皰、脫屑、厚皮,嚴重時糜爛流水,故日益受到人們重視,在生活中如何做好足癬的防治呢?下面我們看看南通華醫堂皮膚醫院專家的介紹。江蘇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席建元
足癬的防治
1、穿鞋有講究:穿透氣性好的鞋和襪,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濕,必要時可加用足粉。盡可能不穿膠鞋、球鞋,多穿布鞋或風涼鞋。
2、防止傳染:因足癬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要注意個人衛生與公共衛生,勿與他人共用拖鞋、浴巾、毛巾、鞋、襪、腳盆等,經常清洗手腳,保持手足清潔和合適的濕度,避免用手搔抓患部;足癬患者穿過的鞋襪,最好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
3、飲食調節: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發物,戒煙酒,飲食以清淡為宜,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4、堅持中藥泡腳:中藥泡腳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對足癬有較好治療療效。
(1)、丁黃外洗液: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將上述藥水煎取汁,而后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5~7劑。
(2)、祛癬外洗液:大黃、黃柏、苦參、黃精、烏梅、丁香、甘草各20g,加適量的水浸泡,每日1次,每次20分鐘,連續1周。
5、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20-30毫升,勻后,將雙腳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失。另外,洗腳時,在熱水中加60克白礬,浸泡2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后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部,再予以擦干,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鐘,擦干后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也可以粗鹽溶于水泡腳。
溫馨提示:對單純外用藥療效不滿意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加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荼芬等。對于足癬患者,應堅持用藥2—4周。保持足部干燥,消除真菌滋生的環境,尤其是在溫暖潮濕的季節,就可以有效防治足癬,避免復發。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