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牛皮癬或類牛皮癬是一種比較少見的丘疹鱗屑類皮膚病。副牛皮癬的類型主要有點滴型副牛皮癬、斑塊型副牛皮癬、苔蘚樣型副牛皮癬以及痘瘡樣型副牛皮癬;而牛皮癬在臨床上分為尋常型、關節病型、膿皰型及紅皮病型牛皮癬四種類型。
牛皮癬是一種慢性頑固性皮膚瘙癢之疾病,相當于神經性皮炎。因其好發于頸部,狀如牛領之皮,厚而且堅而得名。臨床特點為皮膚苔蘚化,肥厚粗糙,瘙癢劇烈,病程緩慢,反復發作,常數年不愈,愈后易復發。多發生于頸、肘、骶等部位,以皮膚瘙癢、苔蘚化為特征。
副牛皮癬的癥狀主要表現是皮膚上出現頑固的紅斑、丘疹、脫屑和輕微瘙癢。在發病部位上副牛皮癬的發病部位與牛皮癬一樣,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但是卻極少會累及到面部、掌趾部位和粘膜。牛皮癬則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其中,鱗屑、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現象是牛皮癬的三大特征。牛皮癬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患者身上每天都會掉落大量的鱗屑,而副牛皮癬患者皮膚表面的鱗屑比較薄,不像牛皮癬患者的那樣多、厚,副牛皮癬基底炎癥較輕,有的只是伴有輕微的瘙癢。由于副牛皮癬癥狀體征有時與牛皮癬類似,從而稱作“副牛皮癬”。但需要注意的是,副牛皮癬與牛皮癬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治療更是千差萬別。
專家提醒:副牛皮癬并不是牛皮癬,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以便疾病確診,對癥施藥,避免誤診誤治,影響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