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與白癜風進行鑒別的疾病:
1、白癜風:是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癥,該病以局部或泛發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征,是一影響美容的常見皮膚病,易診斷,治療難。男女均可發生,其中以青年人居多,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此病,除皮膚呈現色素脫失、減退變白外,粘膜如口唇、陰唇、龜頭等處也可出現顏色減退、變白,特別是好發于陽光曝曬及摩擦受損傷的部位。
2、脫色素性痣:出生或生后不久即出現,為界線清楚的色不退化斑,臨床可分三型:孤立型、皮節型、系統型。其中皮節型沿皮節單側分列,持續終身不出現改變。活體診斷表明黑色素細胞數量健康或降低,黑色素體大小或功能健康,白癜風主要和節段型白癜風區別,白癜風為后天性色素脫落斑,患病部位漸漸的進展白斑向正常皮膚發展,白色斑塊四周可有色素增加四周,活檢示黑色素細胞缺乏。
3、貧血痣:普遍在小的時候發病,出生后或不久出現,無知覺癥狀,為一限局性色素退化斑,普遍單側分列或局限在某一部位,以后本身很少繼續白斑向正常皮膚發展,形態和狀態不出現改變,顏色為色素退化而不是色素脫落,使勁磨擦或加熱后,部分部位不發紅,而四周健康皮膚變紅,用玻片壓診后,患病部位四周更不清楚。
4、花斑癬:其淡白色的斑常發于面頰、額及眉間,由于經常擦洗表面,不易附著鱗屑,故極易與早期白癜風混淆,應予以注意。
5、老年性白色斑塊:大多發生在歲數比較大的人身上,主要見于胸、背、四肢,為豆大的圓形白色斑塊,稍凹陷,散在分列不融合。
6、無色素性色素丟失: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皮膚綜合癥,主要見于女性,絕大多數在出生時或生后1年內表明色素退化斑,表現為特殊的蝸紋狀排列,呈各種各樣的圖形,可單側或雙側分列,活檢示黑色素細胞健康或降低,黑色素體數量少,染色體不正常,常合并有外胚葉和中胚葉缺損和白癜風區別不難。
專家提醒:白癜風治療頑固,并且易復發,因此對于白癜風患者來說,需堅持配合醫生鞏固治療外,保健工作必須格外重視。一旦發現病情,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防患于未然,切忌有病亂投醫,從根本上去治療。
- 相關文章









